張德民長篇小說《希望的田野》出版發行
我省農民作家張德民長篇小說《希望的田野》,近日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以20世紀七十年代渭北黃土高原鄉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柳莊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實干精神,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建,發展農業生產,壯大村集體經濟,改變鄉村落后面貌的感人故事。
小說人物眾多,個性鮮明,矛盾交織復雜,情節跌宕起伏,語言詼諧幽默,以渭北鄉村地方方言為主,全景式地展現了柳莊人的生活,他們有歡笑,有淚水,有拼搏,也有沉淪,有對命運的抗爭,也有對生活的麻木。他們有甜美的愛情,也有生活的煎熬。人生的苦樂年華、夢想與追求,在這群普通勞動者身上得到了淋漓展示,也揭示了一個時代鄉村生活的人生百態。
小說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藝術地再現了中國渭北農村改革開放前曲折復雜的歷史進程和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與泥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普通農民的心路歷程和思想情感,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一部了解鄉村,了解農民,催人奮進的鄉土文學精品力作。對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勵人們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特別是鼓舞和激勵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張德民,1946年生,陜西省宜君縣五里鎮云輝村人,中專文化程度,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早年喪父,中年喪妻,一生命運多舛。農校畢業后,回鄉務農,扎根農村,直到古稀之年,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與所有的情和愛,都獻給了他深愛的、勞作了一輩子的土地。他用他的筆為土地而歌,為土地上的人而歌,為我們構筑了一個充滿溫情、充滿思念和泥土芳香的共同精神家園。主要作品有《我的農耕記憶》等。
作者生活在農村,每天從地里干完活回來,稍稍弄些飯菜一吃,就全身心地投入寫作之中。每寫到動情處,老人思緒萬千,心潮澎湃,淚流滿面?!断M奶镆啊酚行┱鹿?,作者幾乎是流著眼淚寫完的……
張德民說:“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有著太多的心酸,大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泥土中尋找快樂,追逐夢想,用結滿老繭的雙手,撐起了各自的生活。大伙勤勞質樸,講的是耕讀傳家,講的是勤儉持家,講的是家國情懷,講的是仁義禮信,這就是中國農民!”